《孩子把你的手给我》读后感

发布时间:2017-02-23 15:41    阅读量:2159

假期时间我读了《孩子把你的手给我》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从这本书里我看到了作者是如何跟孩子沟通的。

在书中有这样一个例子:一个五岁的小女孩,第一天去幼儿园的时候,他一直拉着妈妈的手不肯放开。幼儿园的老师就陪着他们参观幼儿园。这时候,这个小女孩,看到了墙上贴的小朋友们的作品,非常漂亮。这个小女孩就大声地说道:“谁画了这么难看的画?”她妈妈就有点尴尬地说:“把这些漂亮的话说成这么难看是很不友好的”这时候站在旁面的老师就说到:“在这儿,你没有必要一定要画漂亮的画,如果你喜欢,你也可以画简单的画”,这时候,这个小女孩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这是因为她得到了她隐藏问题得到答案:“如果一个女孩画画画得不好会怎么样?”在接下来的参观中这个女孩又拿起了一个坏了的玩具消防车,自以为是的问道:“谁弄坏了这辆消防车?”她妈妈就责备地说:“谁弄坏了它跟你有什么关系呢?这儿你谁都不认识。”事实上小女孩并不是真的对那个弄坏车的小朋友的名字感兴趣,她只是想知道弄坏玩具的小朋友会有什么样的后果。理解了这个问题之后,老师是这样说的:“玩具本来就是拿来玩的,玩的时间长了,它有时候就会坏。”这个时候这个孩子就松开了妈妈的手,高兴得和妈妈挥手告别了。因为孩子从这个老师的两次回答中得到了这样的信息:“这个老师很好,即使画儿画得难看,即使把玩具弄坏了她也不会马上生气,我不需要害怕,呆在这里很安全。”看到这里,我真的被触动了,原来我经常忽视去读懂孩子的心,也就是说孩子的每句话都不仅仅是字面上肤浅的意思,而靠我们大人去细细研读。和孩子对话是一门有规则的独特艺术,孩子说话的信息里经常有需要我们解读的密码。孩子提出的问题里,往往隐藏着他们真实的担心、烦恼、愤怒、失望或者伤心。

看完书,我知道日常学习生活中我们要关注孩子的想法和情绪,不要针对他们的行为和他们外表的服从或者反抗作出反应,而要对引起这个行为的真实想法作出回应。孩子们的情绪会通过他们的言辞、语气、手势、姿态流露出来。我们所要做的就是用耳朵去听,用眼睛去看,用心去感受。我们的心里要树立起这样的座右铭:让我理解,让我表现出我的理解,让我在用词上不要表现出批评和谴责。我想,当老师带着敏感的心注意孩子,努力地理解孩子,不再说一些尖刻的话语,能够不带辱骂的反映孩子的感受和需要,当老师这样做时,学生的内心就会开始发生变化。同情的氛围让学生向你靠得更近。他们也会注意到老师的公平、体谅、礼貌的态度,并且模仿。这些变化不会在一夜之间就发生,但是努力最终会获得回报

作为一个从事幼儿教育的工作者,我们想要走进孩子的心里,得先敞开心扉,真诚地接纳孩子,让孩子住在我们的心里。孩子只有真心地感受到了我们的关心和爱之后,才愿意真正地向我们敞开心扉,让我们读懂他们的心。

Copyright 2020 济南市天桥区幼教中心实验幼儿园
地址:济南市交校路12号    电话:    电子邮件:
鲁ICP备13023094号-1    技术支持:山东有鸿
后台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