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共育】培养一个优秀孩子,需要每一位家庭成员的努力

发布时间:2020-03-03 09:28    阅读量:1199
疫情期间,孩子和家长大多时间都在家里,每个家庭都能够利用这段难得的时间对家庭教育进行一次“体检”:父母能为孩子做好榜样吗?你们家庭的氛围是怎样的?亲子关系融洽吗?

教育不仅拼的是父母,更拼的是一个家庭的格局。一个家庭,他能站得高,看得远,那他的孩子便能在宽阔的视野中,拥有更多的人生选项。

家庭的格局,奠定了教育的基础

这场疫情,让84岁的钟南山院士,再次成为全中国人的偶像。

人民日报评价他:“有院士的专业,有战士的勇猛,更有国士的担当。”

还记得当年非典肆虐的时候,是他冲锋在前,主动要求“把重病患者都送我这里来”。

优秀的人从来没有偶然,所谓医者仁心,从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三代人,刻在骨子里的坚定。

真正影响他一生的人是他的父母。

钟南山出生于一个医学世家,他的父亲名叫钟世藩,是中国著名儿科医学专家。钟世藩身为一个儿科医生,对待病人,尽心尽责。下了班,他也给孩子看病,有时孩子太小,还会上门出诊,坚持大查房。认认真真书写每一份病例,即使非医学专业都能“看得懂”。

能少用药就少用药,能用便宜药就不用贵的药。这给他的儿子钟南山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原来当医生,既能救死扶伤,还能受人尊敬!”



钟南山曾在接受采访时说,小时候顽皮,将父母给他交学校伙食费的钱偷藏起来,自己买东西吃。一直撒谎瞒着父母,直到事迹败露。他以为父亲知道后,一定会打他一顿。

可是父亲却没说太多,只是说:“南山你想一想,这么做是不是很诚实?”这样的质问,比打他一顿感受更深。
父亲这句话,让他明白了,什么叫讲老实话,做老实人。

钟南山还有一位优秀的母亲,钟南山一直珍藏着1950年骑自行车的黑白照片:“当时我看到别的孩子有自行车,非常羡慕。小学六年级时,妈妈对我说,‘你要是小学毕业能考到前5名,我就奖你一辆自行车!’我说‘真的呀’,妈妈说‘真的’。后来妈妈也没再提过这件事,但11岁的我记住了妈妈的话。”



“1949年,我在岭南大学附小(现中山大学附小)读书,学校因故不举行毕业考试,但后来,学校根据平时的成绩发了一份成绩单,我排在第二名。

我很高兴,但也不敢说什么,因为妈妈是说考试才有自行车的。”“而且,那一年家里生活很困难。但是没想到,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妈妈还是给我买了一辆自行车。”

“当时我在日记里这样写道:妈妈实现了她的诺言,给我买了一辆自行车,我是多么高兴啊!”

 “从那时起,我就记住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只要你答应的事,就一定要做到,这就是妈妈教给我的。我现在对我的孩子、对我的研究生也是这样,要么不答应,答应了我就一定要做到。”

父母身上的品质就这样深深地刻入钟南山的骨子里,让他懂得为人处世的品格,和职业使命的严谨。

做了父亲以后,钟南山便将这些教育精髓都传承给了子孙。
都说孩子其实生下来是一张白纸,未来就是一个家庭合作推出的作品。

有的时候父母真的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无论好坏,到最后,我们的性格、三观、习惯中总会多少长成了和父母相似的模样。而这或许告诉了所有家长:不要自己碌碌无为荒唐度日,还绑架着孩子必须功成名就。

想要你的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首先你自己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父母的努力,才能真正影响孩子

为什么许多孩子在父母眼中显得“平庸”?是因为家庭陷入一个恶性循环。父母都是对孩子报以厚望,却往往放弃自己的人生目标,给孩子最好的资源和希望。

但是,这样换来的只是孩子的慵懒甚至是抵触:

“我已经这把年纪了,没什么奋斗价值了,但你要好好学习才能有出息啊!”“你总要求我考第一名,我看你在工作中也一点都不进取,想考第一自己考去!”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孩子是父母的老师,他来到这个世界上,是督促父母完善自己的人生地图。

只有和孩子一起成长,才能让孩子明白努力的意义。



作为独生女的董卿,从未尝过被视为“掌上明珠”的滋味。

董卿稍能识字,爸爸就让她每天抄成语、古诗,大声朗读并且背诵。稍大一点,又让她抄古文。除了文学素养,还要锻炼身体。天没亮,爸爸就把还在梦乡的董卿喊起来,让她到家门口淮北中学的操场上跑一千米。中学以后,每年寒暑假父亲都让董卿“勤工俭学”。

随着长大董卿也慢慢理解了爸爸的教育方法。董卿的爸爸从小生长在农村,生活穷困。“我爸爸每天上学之前,都要先到池塘里抓鱼、抓虾,跟着我奶奶到集市上把它们卖掉,挣些生活费再去上学。

“我爸爸自己的经历,让他特别笃信一点,就是人的命运要靠自己改变,一切都掌握在自己手中。他就是这么一步步走来的,所以对我也有着这样的期望。”董卿说,爸爸是个很严谨、很坚忍也很善良的人,很庆幸自己身上继承了他的这些优点。

董卿曾谈起初为人母那段时间,说自己非常迷茫。后来,朋友的一句话,彻底点醒了她:“你希望孩子成长为什么样的人,很简单,你自己先成为什么样的人。”



她说:“我应该努力把自己变得更好,让他真正在未来懂事的时候,对你敬爱有加,从而学到你身上的品质。所以我不会放弃自我成长,要让自己变得更好。”

于是她开始重踏上了职场,成为了《中国诗词大会》和《朗读者》的主持人兼制片人,再一次证明自己的实力,惊艳了无数人。

这样的过程不仅让她自己受益,也让孩子从她的言行中看到了学习的力量。

最优秀的家长,永远都是在做孩子的榜样。想教会孩子什么,首先自己就做到什么。最优秀的家长,也永远都将双方放在平等的位置。不是独裁、控制,而是尊重、陪伴和引领。

抗“疫”父母成为孩子最好的榜样

这次疫情就像一本生动而深刻的教科书。父母们的奉献与坚守,让孩子们懂得了担当的意义:挺身而出,临危不惧不只是灾难面前的口号与鸡汤,而是真实存在的;也令孩子们感受到了“舍小家,为大家”的家国情怀。

在一封封纯真质朴的家书里,我们看到一个个家庭的感人故事,也看到了孩子们的懂事、坚强与心灵的成长。写下这些家书的是重庆沙坪坝区重庆市南渝中学的孩子们,收件人是奋战在抗“疫”一线,可能不曾收到或从未来得及看一眼这些家书的父母。

“优秀的妈妈,是让我感到自豪的妈妈”


  顾馨月一家

看着父母远去的背影,孩子懂得了责任和担当,顾馨月在家书中这样写道:“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您和同事们逆行奔赴武汉,我知道这是军人的使命、医生的职责,也是您一直以来对工作的态度。”

“我很庆幸出生在这样一个幸福的家庭,也很庆幸今生遇到您,虽然,您的忙碌少了些对我的陪伴,但在我心里,您是一位称职的妈妈,优秀的妈妈,是让我感到自豪的妈妈。”

“爸爸,您不怕,我,也不怕!”


  龙奕帆一家

龙奕帆在信中写道:“如果说世上还有什么东西值得永远向往,而且有时还能得到,那就是人间的真情。我相信,没有战胜不了的疫情,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爸爸,您不怕,我,也不怕!”

父母奔赴抗“疫”一线,这些孩子无法和许多同学一样享受亲情时光。于是,他们学着爸爸妈妈的样子,照顾好自己,照顾好家庭。

一个家庭的格局,就是教育的根;
父母就是叶
用自我成长,来影响孩子;
最后孩子努力生长
才能开出最美丽的花朵
Copyright 2020 济南市天桥区幼教中心实验幼儿园
地址:济南市交校路12号    电话:    电子邮件:
鲁ICP备13023094号-1    技术支持:山东有鸿
后台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