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推荐】大中小班幼儿学习品质行为表现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2-02-17 19:44    阅读量:1074
苏霍姆林斯基说:“世界上没有才能的人是没有的。问题在于教育者要去发现每一位学生的禀赋兴趣爱好和特长,为他们的表现和发展提供充分的条件和正确引导。”作为幼儿教师,我们如何根据孩子的现实需求支持其自主学习;如何关注孩子,让孩子更自主、更开放?

01.学习故事:为了更懂你

一般而言学习故事是在日常环境中对儿童学习行为的一种结构性的叙述观察,通过连续记录儿童在真实活动或情景中的行为来展示儿童的学习,包括儿童所在的周围环境的背景信息,也包括儿童不断累积的照片或者是一些小插图,采用质疑和解释性的方法对儿童的学习进行整体和全面的评价,呈现儿童学习的完整和连续画面,保持学习的复杂性,促进儿童的学习。
概括来讲,学习故事主要由三部分构成,即注意、识别和回应
注意即描述“故事”——是对儿童在活动中学习行为的观察记录;识别是采用质疑和解释性的方法对儿童学习行为的评价;回应则是对下一步活动的计划,为使学习保持复杂性,促进儿童的学习。
我们发现“学习故事”和一般意义上量表式、指标式、标签式的评价不同,它有明确的评价观,是以取长的视角、叙事的方式、融入课程的形成性评价路进行评价,这种评价帮助孩子建立连接、分享爱和喜悦,最终促进幼儿的自主学习。因而“学习故事”更是一种理念、一套思维和行为模式,教师从幼儿的视角读懂每个孩子的当下,孩子的想法、孩子的意图,长此以往,教师逐渐成为“儿童的研究者”。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所强调的对学习品质的理解有相似之处,也是基于对学习过程的关注、基于培养幼儿成为终身学习者这个长期的学习和发展目标。因而在学习故事中观察幼儿学习品质维度聚焦于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做事主动积极、乐于想象创造、专注性、坚持性、计划性和反思能力这7个方面。

02.聚焦学习品质:为了拥有发现的拐杖
学习品质在不同的幼儿活动中有着不同的行为表现,为了让教师能够更好地读懂幼儿,拥有发现幼儿“哇”时刻的拐杖,结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科学探究领域中幼儿发展阶段目标,确定了探究活动中小班、中班、大班不同年龄段幼儿学习品质的行为表现。
 在“好奇心和学习兴趣”这个指标中,小班老师关注的是幼儿是否喜欢接触大自然,对周围的很多事物和现象感兴趣,好奇地摆弄物品;中班老师关注的是幼儿是否喜欢接触新事物,经常问一些与新事物有关的问题,并且常常动手动脑探索物体和材料,乐在其中;大班老师关注的是幼儿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是否能刨根问底,并经常动手动脑寻找问题的答案。
 在“做事主动积极”这个指标中,小班老师关注的是幼儿是否愿意参加活动,并自发模仿别人的活动;中班老师关注的是幼儿能否主动说出自己想要参与的活动,并快速投入活动中;大班老师关注的是幼儿是否会询问很多有关活动的问题,并非常迅速又很兴奋地投入到活动中。
 在“乐于想象创造”方面,小班老师关注的是幼儿是否常常能产生联想,并且愿意试试新玩法;中班老师关注的是幼儿在活动中是否会创造性使用工具;大班老师关注的是在活动中幼儿是否能以多种形式创造性地使用工具。
 对于“专注性”,小班老师关注的是在活动中幼儿遇到外界的干扰,在老师的提醒帮助下,是否能回到活动中来;中班老师关注的是幼儿在活动中偶尔遇到外界无关刺激的影响,但是最终无需提醒能回到活动中;大班老师关注的是幼儿在活动过程中是否很投入,能够不受外界的干扰。
 对于坚持性,小班老师关注的是幼儿能否基本完成任务;中班老师关注的是幼儿能够完成任务,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可能需要老师的鼓励,同时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偶尔也会做一些与活动无关的事情;大班老师则是关注幼儿能否在没有老师的鼓励下能够完成任务,并且过程中不会做无关的事情。
 对于计划性,小班老师关注幼儿能否在成人提醒或环境提示安排活动顺序;中班老师关注幼儿能否按照活动的目标进行活动,活动过程中偶尔会出现偏离活动目标的情况;大班老师关注幼儿在成人的帮助下能否制定简单的计划并执行。
 对于反思能力,小班老师关注的是幼儿遇到问题,能否向老师寻求帮助,并简单地说出自己的行为;中班老师关注的是幼儿遇到困难,自己能否先尝试解决,未果再找老师或同伴直接帮助,以及能具体说出自己用了什么方法来解决;大班老师关注的是活动中幼儿遇到困难自己能否尝试多种方法解决,或向老师寻求意见或帮助,自己再进行尝试解决,并能清楚地说出自己的方法以及使用这种方法的原因。
从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做事主动积极、乐于想象创造、专注性、坚持性、计划性、反思能力7个维度,我们梳理出对小中大班幼儿中不同的关注点既体现了年龄层次性,也体现了幼儿发展的顺序性。


Copyright 2020 济南市天桥区幼教中心实验幼儿园
地址:济南市交校路12号    电话:    电子邮件:
鲁ICP备13023094号-1    技术支持:山东有鸿
后台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