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早期阅读—学前儿童的阅读

发布时间:2016-03-23 15:18    阅读量:1909

成人阅读的材料主要是文字,而对于幼儿来说,除文字外,图画、成人的语言都是他们的阅读材料,都是他们文字阅读的基础。成人阅读主要依靠视觉,而对于幼儿来说,他们触摸书籍、听成人讲故事、自己复述故事、发表自己对故事的意见都属于阅读的范畴。可以说,所有有助于幼儿学习阅读的活动行为,我们都可以称之为阅读。

下面这些看似随意的行为其实都是幼儿在为成人式的独立阅读做准备,都是阅读。

6个月的婴儿抓着一本书,咿咿呀呀地玩着,甚至在撕书……(对书功能的认识)

妈妈一手抱着孩子,一手翻着一本图书,对孩子说:"宝宝,你看,这是一只小狗。"孩子却只顾自己用小手拍着图画书,拍得越重越开心……(对书功能的认识)

看见大人坐在沙发上看报纸,孩子也拿起报纸,学着大人的样子,装模作样地看,但报纸却拿反了……(对阅读行为的认识)

三岁的孩子与父母一起上街,看到自己认识的字,兴奋地说:"妈妈,这是'一',这是'儿',我也认识……"(字形与字音的对应)

孩子假装看得懂电话簿,拿着翻来覆去、煞有介事地阅读,甚至口中念念有词。发现其中有好多个'李'字出现,问妈妈:"这里怎么都是我的名字?"……(字形与字义的对应)

折叠编辑本段阅读现状

 

1、幼儿图书总量充足。调查表明,城市幼儿的图书拥有量已十分充足。人均50本以上的占19.8%,人均20-40本的占75.3%,没有图书的幼儿不存在。对于购买诸如"图书"之类的学习用品,家长总是非常愿意"慷慨解囊"。

2、幼儿图书内容片面化。学前期的早期阅读并不等于识字教育。在理论上家长比较认同这个观点,但在为孩子购买图书时,家长首选的还是"智力类"(识字、学数)图书。

3、幼儿阅读环境欠佳。调查发现,幼儿虽拥有一定数量的图书,但往往是东放一本西搁一册,没有一个固定的图书架和书袋的幼儿占被调查总数的50%以上,没有阅读角落的幼儿占60%以上。

4、幼儿阅读兴趣、阅读习惯令人担忧。在调查和观察中,幼儿的阅读兴趣令人担忧。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喜欢阅读"的仅占被调查总数的30.1%,而"一般"的要占59.8%。许多幼儿爱"听"家长讲故事,不喜欢自己"阅读"故事,因而每天"缠着家长要求讲故事",能够自己"一页一页认真仔细翻看"的仅占调查总数的3.5%。

5、家长指导乏术。早期阅读具备个别化的教育特点,易受兴趣、环境等影响。因此,家长是指导孩子阅读的最好老师。但是在调查中发现,有70%的家长认为自己缺乏正确的指导方法,希望得到这方面的知识。大部分家长只是在孩子"缠得没办法"时给孩子讲个故事聊以应付。

6、超前识字教育者众多。当我们问及孩子在家有无识字时,65.8%的家长回答"有"。尤其是大班幼儿,69.9%的家长甚至要求孩子"写字"。虽然大部分家长觉得早期阅读应该是"正规阅读的预备阶段",但受社会风气和"早识字"与"早成才"等因素和观念的影响,提前进行识字教育的家长还是很多。

折叠编辑本段重要意义

 

早期阅读不仅对幼儿的认知,包括语言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想象力、注意力等有积极地促进作用,而且对幼儿的非智力因素也有直接的影响。开展早期阅读能够塑造幼儿健康的人格。

1、培养丰富的情感 形成良好的道德品德

幼儿生性好奇、富于幻想,很容易对作品的主人公产生同情、怜悯、痛恨等态度,并伴随着感动、悲伤、流泪等情绪情感体验,使幼儿获得了间接的情感经历,明确的是非观、道德观,有助于培养幼儿良好的道德品质。

2、培养坚强的心理素质 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幼儿的特点是好动,对事物缺乏持久性,在阅读中追求视觉感,缺乏对文字的敏感性,喜欢依赖成人。在家长有针对性的、科学的指导幼儿阅读的情况下,培养阅读的坚持性,形成坚强的性格,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3、培养人的幽默感 体验快乐的情绪

在父母与孩子一同阅读的情况下,在愉快的亲子氛围中,父母的亲切感,让孩子产生愉快的情绪体验,同时,父母的幽默语言、生动的表述、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幼儿,使幼儿终生受益。

折叠编辑本段阅读指导

折叠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

培养幼儿早期阅读的兴趣和能力,需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保证。有条件的家庭,可为幼儿在阳光充足的位置开敝一个阅读角。阅读角内可以提供幼儿看书的桌椅,或者铺上一块地毯(或者软垫);放书用的小书架或者小箱子。

在日常生活中,通过亲子共读等活动,创建快乐阅读的氛围。创设自然和谐的亲子阅读氛围时,家长应该知道幼儿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不长,安静地坐下来看书需要一个逐步养成习惯的过程。刚开始阅读时,小班幼儿只能坚持3-5分钟,大班幼儿也只有15分钟。所以家长不要期望过高,操之过急或是对幼儿的阅读表现表示不满,动辄批评、指责,这样不仅不利于创设和谐的阅读氛围,反而会对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造成负面的影响。此外在阅读中,幼儿对书面语言意义的理解往往会与原作者表达的意义不尽相同,当幼儿提出"可笑"的问题或"荒谬"的解释时,这恰恰是幼儿作为主动的学习者,"进入"了阅读。因此,家长不能轻易否定,更不能作为笑料,而应对幼儿积极思索和探求的表现给予表扬和鼓励,适时做些恰如其分的引导,让其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主动积极地阅读。而对幼儿偶尔损坏图书等一些过失行为,也应保持宽容关爱的态度。

折叠提供适当的图书

幼儿阅读的对象通常是以图为主的,图文并茂的图书、画报、连环画、或是卡片等,体裁包括儿歌、谜语、童话、生活故事、科普小说等,但实际上,幼儿的兴趣集中在故事性强的、色彩鲜艳、生动有趣的图书上。

1、选择具有表意性质,图文并茂的图书

幼儿期象征思维较多,对表象和符号的思维初步迈开了过渡性的步伐,过分变形和夸张的图象是不利于他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因此,在选择图书时,要选择一些图象较大、清晰的形象为主,主要感知对象要突出、尽量减少无关刺激对幼儿的干扰色彩鲜艳,也不要太"缤纷"。以线条柔和,勾画出明显与背景相区别的轮廓的图画故事为宜。最初幼儿也许并不能完全理解故事内容,却对简短、有韵律,便于两两上口的语词较为敏感。可在在阅读活动初期时选择以叠词、重复有规律的语句为主的故事。关于文字,则应清晰可辩,选择一个或几个规范的短句。

2、选择具有丰富内容,教育意义的图书

幼儿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要特征,且大多数幼儿不识字,这要求幼儿读物应以图为主,图文并茂,以帮助幼儿的阅读活动逐步地完成从图画形象到文字符号的过度。而市场上的幼儿读物品种繁多,琳琅满目,这就要求在为幼儿选购图书时学会鉴别,既要富有特点,又要品种、内容多样,避免内容过于单一,故事类、动植物类,自然、科学类等各类图书应多些。同类的书要少而精,多家出版社的书,甚至国外的版本都有必要让幼儿看一些,这样有利于开拓视野。同时要选择具有教育意义的图书。

3、选择具有个性特点,符合兴趣的图书

要根据孩子个性特点,选择符合幼儿兴趣的图书,这样孩子才会有兴趣阅读。如果自己的孩子不善于观察,就可以选择"找错"的书籍等等;如果孩子喜欢动物或喜欢兵器等,要尽量满足孩子。只有孩子自己感兴趣的书,他才会主动去看,去学。选择图书时,教师、父母应该给孩子自主权。

折叠常用的亲子早期阅读的方法

1、听读法:家长抑扬顿挫、饶有兴致地朗读文学作品,引导孩子听和看的阅读形式。 这种方法可以集中儿童注意力,诱发儿童阅读兴趣,丰富词汇、激发想象、萌发情感、拓宽视野,更为重要的是可以使孩子逐渐领悟语句结构和词意神韵,为孩子今后的广泛阅读打下基础。

2、讲述提问法:家长与孩子拥坐在一起,采用家长讲述,或边讲边提问、解释疑难,引导幼儿阅读理解阅读材料。这样可以促进亲子间的情感交融,激发幼儿对阅读活动的兴趣,提高孩子对阅读材料的感受能力和理解能力,帮助幼儿掌握有序翻阅等基本阅读技能。

3、角色扮演法:家长与孩子以口头扮演或动作扮演等形式,担任阅读材料中某一角色的方法。如:说某一角色的语言,做某一角色的动作等。这样可以大大增强幼儿对阅读活动的兴趣,提高幼儿的语言、动作的表达能力,加深对阅读材料的理解;有利于家长与孩子之间建立民主、平等的关系。同时家长和孩子要注意采用适合角色的语气、语调动作,家长要投入地进行扮演,切勿敷衍了事,家长和孩子可以交换角色多次扮演。

4、移情法:让孩子站在阅读材料中某一角色的立场思考问题,提出见解表达愿望的方法。如:"如果你是小红帽,碰到大灰狼你会怎么办?"这样可以帮助孩子加深对角色的处境、心情、欲望等的感知和理解,培养幼儿的移情能力,思维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家长在帮助幼儿全面地了解角色所处的情景时,要突出矛盾,引起孩子的思考。

5、改编情节法:在阅读中,鼓励孩子积极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思维,对故事中原有的情节进行改编。 有利于拓宽孩子思路,发展了孩子的创造性思维,使孩子体验到成功的乐趣,激发幼儿继续阅读的兴趣。同时家长要小心呵护孩子的创造欲,不可打击孩子冲积极性,如遇上孩子改编不合情理时,可耐心地对其讲清道理。

6、延伸想象法:在阅读活动中,鼓励孩子想象一下阅读材料所提供的情节发生前后可能会发生的事情,并加以讲述。 这样可以发展孩子的想象及思维的连续性,满足幼儿喜欢追求完满的心理需求,提高幼儿运用语言的能力,增强孩子自信心。但是在孩子熟悉、理解阅读材料后请孩子进行延伸想象时,父母要尽量采用"诱导"的方式,切忌强求孩子和打击孩子的积极性 。

7、猜猜、认认法 :在阅读指导中让幼儿观察封面,猜猜书名,或猜猜下一个情节,猜猜角色的语言,认读书名或关键词等,也可在日常生活中让幼儿猜标准、符号等。有利于增强阅读活动的趣味性,提高幼儿对图画、文字、符号转换关系的理解,激发幼儿对汉字的兴趣,培养幼儿的推理能力。但是父母在引导孩子注意观察时,要留给孩子思维的空间,同时也要抓住教育的时机。

8、随机引导法 :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及时抓住早期阅读指导的契机,对孩子加以引导。

折叠编辑本段误区建议

 

1、将朗读视为阅读

将朗读视为阅读的全过程,忽视了阅读的互动性。由于幼儿的年龄小、注意力易分散,如果家长在朗读过程中,注意随时的提醒幼儿,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思考,才能有效保持对书本内容的兴趣。

2、阅读物选择的随意性

很多的幼儿阅读物仅限在故事书或与动画片有关的书,经常发现孩子口中提到的书不是《花园宝宝》就是《猫和老鼠》和《喜洋洋》,幼儿园的图书角正是此类书籍集中的地方,因而限制了幼儿的阅读范围。

3、阅读概念的局限性

阅读不仅仅是听说读写的过程,而且还是动手操作的过程。由于幼儿思维的直觉性动性,因此,单一的听说读写并不能满足幼儿的探索欲,应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起来,也就是让幼儿边阅读边操作、边操作边思考。在操作中发现问题,并用阅读所获得的只是指导操作,才能更牢固的掌握书本知识。

4、阅读活动的依赖性

许多年轻父母都有这样的体会,孩子经常缠着要讲故事,而一旦离开了父母就不愿意看书,而且也不会看,从而养成了依赖行为。只要经常给孩子自己的时间和空间,成人不干扰、不打断,让幼儿独立的进行阅读活动,培养其独立思考的习惯,并与亲子阅读相结合,就能有效的回避幼儿的依赖性,同时,在幼儿的日常生活中渗透独立意识、培养独立能力。

对于幼儿早期阅读的教育,应该是终身养成性的教育,阅读是将要伴随孩子一生成长的活动。早期阅读并不在于单纯发展孩子的阅读能力,还要让孩子通过各种途径,接受各种信息,形成:看、听、读、写一整套的养成性教育,为幼儿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提高幼儿早期阅读能力,要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有计划的进行,让更多的孩子来自"书香门第"。

Copyright 2020 济南市天桥区幼教中心实验幼儿园
地址:济南市交校路12号    电话:    电子邮件:
鲁ICP备13023094号-1    技术支持:山东有鸿
后台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