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推荐】走向幼儿是教师“倾听”的前提

发布时间:2023-06-08 14:23    阅读量:366

从本质上说,教育是一种伦理行为。幼儿园教育的每一个细节都充满伦理意味,既蕴含伦理价值,又体现伦理技巧。以“倾听”为例。“倾听”是一种人际互动中的信息吸收方式。在师幼互动中,教师对幼儿的“倾听”是教师吸收与幼儿相关的信息的过程。本文拟深入分析师幼互动中教师“倾听”的伦理意味。

一、“倾听”中的理解与尊重

“倾听”中对幼儿的理解与尊重,首先表现为教师有义务在“倾听”中理解幼儿表达的意愿。幼儿有表达意愿的权力,教师则有理解幼儿表达的意愿的义务。其次表现为教师要允许并尊重幼儿表达不同的见解。这种尊重有利于培养幼儿独立思考的精神。最后表现为教师要尊重幼儿的“问难”。“问难”,是指反复的质问、辩论。教师“倾听”并直面幼儿的“问难”,有利于鼓励幼儿深入思考,独立探索。这也是教师向幼儿学习的契机。

二、“倾听”中的公正


教师与幼儿是一和许多的关系。教师“倾听”的对象是全体幼儿。这要求教师既要关注大多数幼儿的所思所想,也要关注个别幼儿的所作所为。

目前,许多教师在“倾听”中的一个误区是只“倾听”“好孩子”,而对顽皮淘气的幼儿充耳不闻,以为这种忽视可以使教学活动更加顺畅进行。事实上,对少数幼儿的忽视很可能导致这些幼儿产生抵触心理,反而会强化其“破坏”“捣乱”的行为,使得教学活动失控。教师公正的“倾听”有利于教师提高威信。幼儿更信服具有平等、公平意识的教师。教师在师幼互动中对人对己的不公正会大大损害教师在幼儿心目中的形象。教师公正的“倾听”还是幼儿积极倾诉的良好诱因。此外,教师公正的“倾听”有利于幼儿树立公平和正义的信念,最终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

三、“倾听”中的人道



在师幼互动中,忽视幼儿,无视幼儿,言行上给幼儿消极的反馈,这些不人道的“倾听”很容易导致幼儿身心两方面受到伤害。作为独立的个体,幼儿有被同情和关爱的人道需要,教师则有同情和关爱幼儿的义务。

同情和关爱的人道精神与幼儿园教育有着紧密的联系。教师在“倾听”中的同情和关爱能让教师“将心比心”,更好地理解幼儿的感受,进行适宜的教育。与此同时,教师对幼儿的同情和关爱是重要的人道精神示范,直接构成幼儿德育的一部分。“人道只能用人道才能教育和培养出来。”

四、“倾听”的伦理技巧



“要真正地倾听,就应当抛弃所有偏见或至少将它放在一边。只要有接受的虚心;理解才非难事。然而不幸的是,多数人带着抗拒在听。”在“倾听”中,诚恳的态度至关重要。幼儿会在教师耐心的“倾听”中体会到教师的包容和关怀,也能激发倾诉的欲望。有一点要注意,幼儿倾诉时可能会涉及家庭和个人的隐私,教师有保守幼儿隐私的义务。

“倾听”中常会发生错听。错听是指“对于学生声音的内涵、方向和潜在意义,教师未能准确把握”。“倾听”之诚的表现之一是要避免错听。说话慢和词不达意正是幼儿的年龄特征。建议教师放慢自己的节奏,不要以自己的思考速度来衡量幼儿说话的速度,不要轻易打断幼儿的倾诉。如果对幼儿的倾诉“不耐烦”,那么说明教师“不专业”。教师只有耐心“倾听”,才能“读懂”幼儿。

要保证“倾听”的有效性,需要尽可能“倾听”全体幼儿,吸收客观真实的信息。然而,在幼教实践中,教师常常貌似在“仔细倾听”全体幼儿,事实上真正关注的是那些与自己预设的答案相符的回答。一旦有幼儿说出期待的答案,教师会不吝夸奖。而对于那些与期待不符的回答,教师或不予回应,或费尽心思引导幼儿进入预设轨道。经常得不到教师回应的幼儿会损伤自尊心,而顺着教师意图回答问题的幼儿则可能形成“奴性性格”。因此,教师在“倾听”时要尽可能关注到全体幼儿,不能根据自己的需要有选择的“倾听”,避免沦为“伪倾听”“无效倾听”。

要在“倾听”中兼顾全体和个别,主要涉及两方面的伦理技巧。一是要“倾听”到大多数幼儿的声音并给予回应。回应可以很简短。二是要特别留意个别“特殊”幼儿。这些“特殊”幼儿既包括语言、思维发展稍慢的幼儿,也包括心智发展较成熟的超常幼儿,还包括那些所谓的“坏孩子”,比如顽皮淘气的,时常有惊人之语的,等等。幼儿都希望得到教师的关注。教师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这是一种专业态度,也是一种伦理技巧。

“当倾听成为一种关心情愫和理智投入的态度的时候,它并不局限于‘耳朵’或听觉,而是弥漫于人的整个身心。我们由此会拥有‘倾听的眼睛’‘倾听的身体’。”与其他阶段的教育相比,幼儿园教师更有必要与幼儿进行表情和肢体动作的交流。

温和、鼓励的表情,合适的肢体动作,可以消除幼儿的紧张情绪,有利于幼儿与教师进行情感交流。善用表情和肢体动作,要求教师要正确识别幼儿的各种身体语言(如皱眉、低头、摇头等),以此来体察幼儿的内心。例如,在意识到幼儿有渴望交流的情绪时,教师投以关注的眼神;在幼儿断断续续表达时,教师轻轻点头以示鼓励;在幼儿胆怯时,教师给他一个温暖的拥抱,等等。肢体动作的参与可以拉近教师与幼儿的距离,有“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当然,教师的表情和肢体语言要让幼儿感受到教师投入“倾听”的诚意。


Copyright 2020 济南市天桥区幼教中心实验幼儿园
地址:济南市交校路12号    电话:    电子邮件:
鲁ICP备13023094号-1    技术支持:山东有鸿
后台管理